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心理健康?

2024-01-19IP属地 河南00奇才心理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对人的影响很大。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一个人的性格、心理乃至未来的变化,都可以归结于他在童年时期受到的待遇。

童年意味着懵懂和幼稚。这个时候的孩子大多心地善良,童心未泯,世间万物都处于萌芽状态。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好奇可以害死猫。所以孩子经常犯错,也是必然现象。父母需要耐心的教育和真诚的努力才能得到一棵健康的树。

由于现代社会的制度结构复杂多变,父母经常面临社会压力。有些父母因为工作放弃照顾孩子。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压力对孩子生气,打骂孩子,甚至虐待孩子,导致这些孩子产生永远不会消亡的心理创伤。

人往往是孤独的,孩子也是。

为什么有些孩子经常沉默寡言,性格孤僻,喜欢独处。父母关心他们的孩子是极其重要的。没有父母的关爱,孩子往往会变得古怪、乖张、出人意料。他们的目的其实是好的,就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感受到很多爱和温暖。

古人认为教育孩子有七不责:

1.对众不责:不要当众指责孩子,而是当众给孩子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错感到羞耻和后悔,大人就不应该责备孩子。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这时候责怪他,孩子带着挫败感和失落感上床,不是夜不能寐,就是做噩梦。

4.饮食不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怪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不要在孩子特别开心的时候责备他。人在快乐的时候,经络处于通畅的状态。如果孩子突然受到责备,经络会立刻窒息,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了不要怪他。

7.生病不责:不要在孩子生病的时候责怪他。在人体最容易生病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心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效。

可以说绝大多数家长做不到这七不责,因为大多数中国家长都倾向于忽视孩子的心理问题,不重视,不正确引导孩子,导致最后的苦果和遗憾。所以,正确对待孩子的心理问题非常重要。

父母要学习这些古代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要一昧的放任自由。他们应该系统地教育他们的孩子,从身体到心灵,正确对待他们的心理问题,真正关心和尊重他们的孩子。如果可能,父母的这些无心之举,会让孩子的未来瞬间一片光明!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全文)
《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全文概览《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2024年8月30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0评论2024-11-244

心理调适的九种方法
1.音乐欣赏。音乐可以增进健康,辅治疾病,使人延年益寿。经常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不仅有益于陶冶情操,舒心爽志,而且还有化干戈为玉帛,促进家人和睦相处的奇妙作用。从事“音乐疗法”的医生们指出,悦耳动听的音乐通过人的听觉影响大脑皮层,使内分泌系统增加分泌一些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激素和酶,因而当一个人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呼吸就加深,神经就松弛,疲劳便得以消除。2.赏花。在阳台上或家庭中种植花草,置身其中,心情舒畅清爽。...

0评论2024-11-21952

心理测评|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常用量表
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2022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5个部分联合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规划提出,完善老年人预防保健

0评论2024-1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