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如何经营疗愈才合法?如何疗愈消费不“踩坑”——擦亮“法眼”看疗愈经济

2024-12-08IP属地 河南80任益白律师知乎

近年来国内经济下行、社会内卷使很多人群真切感受到了生存压力,由此带来的情绪淤积、心理憋闷疏导排解需求使得疗愈经济越发热度升温。回顾起来,2023年5月,环球时报《报告:全球疗愈经济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美元》一文一经刊载,即成为疗愈相关的网络热文。本文从企业合规和消费维权两个角度分别对疗愈经济进行法律分析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疗愈经济概述

(一)什么是疗愈经济(Healing Economy)

疗愈经济是悦己经济的重要分支,是帮助人们舒缓烦闷压抑情绪、疏导心理压力淤积、暂时隔离现实、改善生活心情体验的商业集合。

首先,“疗愈”本身是语法上一种商业服务作用的描述而非法律意义上的行业类别,因此疗愈经济无法成为行业。

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是区分行业的主要规章文件,也是部分省市自2020年9月1日开始使用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营范围规范表述目录》(2021年发布征求意见稿)以前,企业填写登记自身经营范围的主要参考。“疗愈”并非上述两个文件中规定的行业类别。

疗愈活动需要依附于心理咨询、美容、艺术、酒店住宿、瑜伽、按摩、洗浴、旅游、知识付费讲座等能给人带来情绪放松的服务行业。从这个意义上讲,能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等人类感知途径来影响并舒缓人类情绪的服务皆可纳入“疗愈”赛道。

其次,通常语境中的“疗愈经济”不包括精神病症诊疗,可以包括心理咨询,但不能将二者混同。

“精神病症诊疗”可以纳入广义上的“疗愈经济”,但通常社会语境中的“疗愈经济”并不包含医院的这种诊疗行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某种程度上类似药品与保健品的关系,国家对两者的政策监管有天壤之别。

心理咨询也不并非通常社会语境下“疗愈经济”经济的主体,但“疗愈经济”从业者往往借用“心理咨询”相关国家政策来作为法规政策依据和合法性论据,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根据。

再次,合法的“疗愈经济”的深层社会基础是“宗教”而非迷信,解决的是人们的精神归属问题。

从法人类学角度,本文认为经济、秩序、宗教是人类社会三大基石,其中,宗教是用以解决人类价值认同、灵魂皈依的精神信仰。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往往是无神论者的宗教。本文之所以不代之以“信仰”,是因为“信仰”“主义”等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长期混乱使用,无法准确表意,比如“资本主义”是一种政治信仰而非灵魂皈依意义上的精神信仰。

再进一步,个人认为,宗教与迷信的根本区别在于,宗教用理性说服人,迷信利用人类对未知的畏惧和欲望来驱使人。有宗教信仰的人未必是有神论者,通常也允许别人质疑或不加入他的宗教;迷信的人必然是有神论者且盲从可以代表鬼神意志的事物或知识。

又次,“疗愈经济”产生的深层社会土壤是各国教育制度与实施的缺憾。“疗愈经济”中的诸多形式比如艺术疗愈、OH卡等起源于国外,而我国疗愈经济中常有情绪疏导或心灵成长讲座援引易经太极、中医、禅学等民族文化知识,究其原因就在于各国教育内容制度安排中对思想品德、心灵成长、为人处事等方面的实质缺失。在我国教育制度中,一方面,通识教育更多内容是知识灌输、说教和应试教育,难以完成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底层构建,对学生自主成长能力培养不够,难以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也难以让人产生宗教般的精神认同感;另一方面,专业分工带来的偏科严重,从高中开始分文理科,从大学开始偏重专业教学忽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也缺乏传统儒学私塾教育那种在为人处事、致知格物、君子六艺等方面的系统化教育,能够较好涵盖思想、心灵成长方面并提供整套的规范仪轨。这些也是儒学可称之为“儒教”,能与宗教分庭抗礼的底气。

最后,“疗愈经济”不应包含算命、八字预测、塔罗牌占卜等游走于法律边缘以至于可能违法的商事活动。

(二)疗愈经济的特点

1.疗愈经济是一种消费经济模式,它为消费者提供舒缓情绪、纾解孤独、释放自我、心理减压、替代性陪伴、躲避现实的精神体验。

从法律监管角度,“疗愈经济”不得包含心理诊疗活动,因为心理诊疗活动属于医疗范畴。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017修正)第88条规定:“诊疗活动:是指通过各种检查,使用药物、器械及手术等方法,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活动。”从伦理角度看,即使营利的民营诊疗活动也具有公益性,和明显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消费经济区别较大。

既然属于“消费”,疗愈经济相关活动就应当接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制。至于其中它借助的形式比如医疗美容活动是否一概而论地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属于医疗美容相关法律问题,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2.疗愈经济本质是交叉的知识应用,是一种类似攀援性植物的寄生型、中间态经济。

它缺乏本体理论与实体的支撑。在实体方面须依托酒店、美容医院、野外自然环境等非疗愈专属场地;在方式上,依托按摩、精油芳香、颂钵音响、OH画、心理学测试表格等非业务独有的作用形式;在理论方面,需依托心理学和其他社会学科以至传统文化、宗教知识来支撑实现功能作用。

同时,单独使用某一学科知识或实体或方式难以实现疗愈效果,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才能实现疗愈效果。

所谓中间态,类似于保健品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的尴尬——如果确属心理疾病应当去医院进行心理诊疗;如果个人有充分的自行调节心理亚健康带来的不适,也无须专门进行疗愈消费。

正因如此,它无法获得一些专门的法规政策规制。

3.疗愈经济出售的是一种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一方面,消费者体验个性化差异较大。因为作用于人类心理、精神领域,就像同一段郭德纲的相声段子,给不同观众带来的愉悦程度也很难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疗愈从业者的输出也很难标准化。除从业者能力素质良莠不齐外,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人们还未发明一种可靠、权威、公认的数学方法去度量或规范精神领域的事物,该行业很难也尚未发展出一套可供评价适用的行业标准或礼程仪轨。国家也不可能像规定诉讼程序法、律师执业管理办法一样去专门规范疗愈行业的服务输出,执法司法更多只能从知识真伪、合同履行合法性等常识角度来判断其服务质量。

(三)疗愈经济参与主体

和其他服务活动类似,疗愈经济主要由服务供应链、消费者、支撑环境等3方面的参与主体要素组成。

1.服务供应链。

包括服务供应商、服务场地商、周边商品制造商等。服务提供者可以是公司企业、某个疗愈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或者个人;服务场地商是指与服务提供者签约或被动被疗愈师利用搭建疗愈场景的场所供应者,比如酒店、会所、民宿/乡村、宗教场所、景区、书店、咖啡馆、美容院/按摩院、美术馆、园区、商场等,很多时候场地商本身就是服务提供者;周边商品制造商指生产制造比如文创、服装、道具、玩具、芳香产品(例如精油)、乐器、按摩产品、睡眠产品、声波产品(例如颂钵)、虚拟现实技术产品等疗愈产品的商家。

2.消费者。

可以是个人或有组织的多人集合。除企业团建内训、政府采购而团购外,自主消费者群体大多是具有较高消费能力、文化程度(学历≠文化)相对较低或知识体系偏科严重、自我学习能力较弱、缺乏心理疏导渠道的女性。自主消费者群体中当然也不排除存在一些无心理疗愈需求仅将“疗愈”视为娱乐放松活动来体验的消费者,这类消费者不列入本文讨论范围。被动消费主要是通过政府机构、部队或社区向在校学生、部队官兵、社区居民、监所或社区矫治对象等特殊群体采购的心理服务,此类情况较为特殊,下文将专门叙述。

较高消费能力是作为疗愈消费者的前提。有人统计,2023年心理咨询师收费平均价格约为1500元/工作小时,疗愈师收费常超出这个价格。

文化程度表征一个人面对未知事物,积累知识、学习知识和用知识分析问题作出判断的能力。高学历者往往具有更高机会提升自身文化程度,至少有更长时间更多机会接触、学习疗愈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容易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实现自我疗愈。但如前文所述,限于我国教育制度的长期固有缺憾,高学历者也可能缺乏足够的相关常识体验积累。当前,我国疗愈经济还在初级发展阶段,疗愈经济本身的攀援性也决定了其相关知识或技能无法形成够用的专业护城河。——正因如此,很多疗愈提供者在合同中约定疗愈服务内容保密且设定较重的保密违约责任。

为什么大多是女性?分析来看,可能的原因有:一是我国社会文化对男性这方面的消费需求本身具有较强的压抑和保密要求,男性个体也大多心理上抗拒参与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活动;二是客观上男性纾解情绪释放心理压力的替代性渠道或方式更广泛;三是男女社会性别心理的差异,男性可能认为处理心理问题是需要也只能自己解决的事情,并且特别是相比全职太太、抑郁产妇,男性也更有应对心理困扰的经验或缺乏容易带来心理情绪波动的生理原因;四是同等认知水平的男性更倾向于认为疗愈经济相对务虚,更大概率是“骗局”或者无助于解决带来心理压力的实际问题,也更难产生浓厚兴趣、新鲜感或求知欲;五是男性往往相对缺乏足够的参与时间。

3.支撑环境。

包括MCN机构/广告商、自媒体平台、协会类机构/高等院校、心理咨询机构、旅行社、IT技术公司等提供幕后/间接支持的机构或组织。

因为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对“疗愈”相关话题限流,疗愈相关的医美、成人用品、与封建迷信不好区分的边缘宣传等也是限流话题,MCN机构、自媒体平台难以帮疗愈供应商直接营销变现,更多是通过谈“产后如何保持情绪稳定”“分析明星脸型”等周边话题来“曲线救国”。

一些协会类机构、高等院校及其教职员工、毕业生会被疗愈供应商引为合作方、会员单位,作为颁发培训证书的信用背书机构或提供疗愈知识讲座、技能培训或校园疗愈场地。除各类疗愈培训证书或疗愈师证书外,具备心理咨询师资格也是疗愈服务提供者的重要“卖点”。疗愈服务供应相关手机APP开发、企业网站设计等则需要专门的IT公司给予技术支持。

4.政府采购或应用

在疗愈经济中,政府采购既容易形成官方带货的宣传效应,也是极容易混乱认知的待研课题。但政府采购或应用主要局限于心理咨询领域。

笔者粗略以“疗愈”为关键词在搜狗平台检索发现:

2024年11月4日,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建宁路街道办事处公开招标采购特殊人群心理疗愈项目,其中,“特殊人群”是指“为50名精神障碍患者、低收入居民及50名家属”,采购目的是“促进特殊人群缓解家庭压力,获得心理疗愈,逐步融入社会”。该办事处要求投标人提供资格声明、营业执照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盖章复印件、依法缴纳职工社会保障资金证明、企业近3年无重大违法记录声明等,对疗愈服务本身没有提出任何专业或合规方面的要求或条件。

在中国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中,录入有河北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运用心理素描和心理剧技术矫治戒毒人员沈某某的案例》(2024)、河南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教育矫治案例》(2023)、?省《通过虚拟现实训练降低戒毒人员毒品渴求度的矫治案例》(2021)、青海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综合运用心理投射治疗技术疗愈戒毒人员原生家庭心理创伤案例》(2022)等教育矫(戒)治案例。上述案例通常由戒毒所心理矫治中心以专兼职心理咨询师为主组织实施,采用了舞蹈治疗、音乐/乐器治疗、绘画治疗、家庭系统排列、书写疗法、沙盘游戏、心理剧、OH潜意识心灵图卡、虚拟现实技术等疗愈方法。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检察院联合多部门“特邀国家阅读推广人、艺术疗愈师胡杰老师”以“法治教育+心理疗愈”形式到五通桥中学开展防治校园欺凌心理健康普法教育活动。

以上政府机构组织或参与的疗愈案例体现了如下特点:①疗愈形式主要是从心理学、艺术等中性社会科学出发,实施者也通常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不掺杂易经八卦、宗教观点、哲学、处世智慧等涉及价值观、世界观方面内容,中规中矩也无合法性争议;②大多利用内部资源,较少采购社会服务。可能也与目前疗愈经济尚无形成公认的市场品牌梯队格局有关;③多与普法、执法活动相联系。

(四)疗愈经济图景

如图,本文以疗愈经济中常见的公司制服务供应商为例描绘疗愈经济图景。

二、疗愈经济中的经营风控合规问题

关于疗愈经济的风控合规问题研究,笔者仅检索到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杨帆律师著《心灵疗愈类培训机构的刑事风险》(2024)和北京天驰君泰(苏州)律师事务所张廖、杨涛著《疗愈行业法律风险识别及合规建议》(2024)两篇文章,可以说,疗愈经济亟待更多的法律人参与进来,以尽快形成体系化的普法认知,助力规范疗愈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法律风险

疗愈经济面临的法律合规风险可以分为直接法律风险和间接法律风险。

1.直接法律风险。

直接法律风险与疗愈供应商采取的具体商业模式有关。

(1)刑事风险。

比如:投融资活动要预防非法集资犯罪风险;获利方式要预防传销犯罪风险;要依法使用他人商标、专利产品、软件APP等预防知识产权犯罪风险;要禁止进行心理诊疗活动预防非法行医犯罪;要禁止利用封建迷信、灵修、邪教、吸毒等法律禁止的方式“疗愈”预防诈骗、毒品、聚众淫乱等犯罪等。

(2)治安行政风险。

一是要尽量避免采取算命占卜、八字改命、风水调理、会道门活动或冒用宗教、气功名义等在法律边缘地带的事物来获利,特别是以此类行为此造成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后果,以免违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7条规定。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谓算命占卜、风水调理等封建迷信活动,其是否达到法律强制干涉的程度,也要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7条来进行判断甄别。

二是制作疗愈服务合同时要避免设置不合理、不公正、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更不应故意通过民事欺诈来实现签单意图。

三是广告宣传要严格遵循《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相关法规,预防违法宣传法律风险。

四是要依法严格采取个人信息保护措施,防止非法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风险。

五是要学习涉外用工法规,预防因招用未取得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和工作类居留证件的外籍疗愈师带来非法聘用外国人法律风险。

2.间接法律风险。主要指预防受到供应链、周边产品、场地商自身合规问题波及的法律风险。

(二)执法司法现状

如图,本文从在α法律数据库以“疗愈”为关键词进行全文粗略检索。

图中,案件数量存在较大假样本数量,原因在于案例样本中的“疗愈”多提取于司法机关对受害者的心理救治措施或直接为“治疗愈后”“治疗愈合”等语句断字提取错误。对检索进行不完全统计发现,和“疗愈”相关的的执法司法案例绝对数量较少: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案例均较少,行政执法案例集中存在于合同格式条款、广告宣传、使用外籍员工等方面,刑事司法案例集中存在于诈骗犯罪;民事司法案例相对较多,主要存在于合同纠纷和知识产权领域,其中,疗愈师教育培训合同纠纷(3例)、疗愈店特许经营加盟合同纠纷(1例),疗愈经营涉及的侵害商标权纠纷(1例)、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2例)。同时,另有疗愈公司股权纠纷(1例)、疗愈经营融资涉及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1例)与民间借贷纠纷(1例)、疗愈经营场地涉及的租赁合同纠纷(1例)、疗愈经营涉及的肖像权纠纷(1例)、劳动争议(1例)。

(三)合规建议

卫生健康部门(即卫健委)是精神卫生工作的主管部门。经笔者检索,目前,国家仅出台了《精神障碍治疗指导原则(2013年版)》《心理治疗规范(2013年版)》《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管理办法(试行)》《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等心理诊疗规范和《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规范》《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精康融合行动”的通知》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活动规范,疗愈经济以至心理咨询尚无专门的法律政策规制。

疗愈经济并非法律或社会事实意义上的独立行业,因此,疗愈经济缺乏专门的合规方案,鉴于上文揭示的合规风险,建议:

一是尽量选用艺术、心理学等客观实在事物或理论进行疗愈,避免带有“唯心主义”色彩、无法通过科学验证或解释的疗愈方式,禁止带有诈骗渔利的侥幸犯罪心理。

二是积极学习教育培训机构有益经验,把教育培训合同、特许经营合同、公司股权、公司融资、劳动用工、广告宣传、知识产权等作为重点合规审查领域。

三是审慎选择供应链和周边产品合作方,努力识别和管理供应链和周边产品合作方相关的行业法律风险,避免被动违法。

四是优先选用有卫生技术职称的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相关业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17)已经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自此国家也不再开展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目前,心理咨询行业主要通过诸如《贵州省精神卫生条例》《江苏省精神卫生条例》《杭州市精神卫生条例》等地方法规对心理咨询内涵标准和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人员的资质要求予以规范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相关规定,“心理治疗技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师”均属于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心理咨询相关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职称评审等实现职业发展:卫生系列职称初、中级实行以考代评。符合条件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可按规定参加考试,通过后取得相应专业和级别的卫生专业技术职称。

可以简单认为,具有卫生初、中级职称的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在人员资质合规方面更有保障。

此外,国家相关政策同样值得疗愈供应商在布局人员资质合规工作时关注:2024年6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全国政协第01326号提案指出,会推动全国层面和一些地方成立相关行业学协会强化心理咨询行业自律和服务。国家鼓励医疗机构引进临床与咨询心理、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加强精神科医师、护士、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医务社会工作者等综合服务团队建设。建立精神科医师与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健康医联体。

三、消费者购买疗愈服务建议

常言道,“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作为天然的信息劣势方的消费者应充分了解疗愈服务的功能作用,该去医院诊疗的就去诊疗,并非心理疾病患者时进行理性疗愈消费。

(一)要避免盲目消费,对疗愈一知半解就盲目求成

从活动内容角度而言,疗愈活动门槛不高但并不代表没有门槛,只有具有一定文化辨别力的人群才能有效防止被“假疗愈”欺诈,只有具有一定艺术鉴赏力的人群才能充分体会到艺术疗愈的妙用不至于“花钱买气受”。

(二)要避免过高期待,尤其要打消占便宜的市侩心理

网络上有人讲,“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贪小便宜吃大亏”“总贪图免费低价的人,只配生活在底层”,虽然未必正确但也有其一定的道理,就是告诫人们,“免费”“低价”往往是昂贵代价的诱饵,而“一分钱一分货”“货真价实”的公平交易才是法治市场经济铁的法则。

(三)不盲目跟风“考证”赚钱

一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基础前提是对一个行业的高认知,每一个行业的持续成功都是厚积薄发,没有速成的可能。

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深厚的从业经验就想通过几个月甚至几天的速训成为市场认可甚至办班收徒的疗愈师,是不可能的。就像刚出校门的医学生经过“前辈名医”几天点拨就自认为是名医一样不可信,况且点拨他的也未必是真正的名医。换句话说,所有宣传“#天拿证”“速成疗愈师”的广告都是骗人的话术。

二是疗愈经济远未舒适到单打独斗就能前程远大的地步。疗愈经济不是世外桃源,并非百业皆“卷”唯我不“卷”。如前文所述,疗愈经营需要搭建自己的商业模式,联结上下游和周边资源才可能实现盈利。想学成复制培训机构模式单打独斗赚钱的想法不是很符合客观实际。那么,争取成为培训机构员工呢?和其他行业一样,新手很难成为企业或业内的盈利力量,妄想通过速成培训领证即能搭趋势便车赚钱拿高薪的想法和用抖音短视频指导自己跟风炒A股赚大钱的想法差不多,是不太切实际的。

三是自2017年起心理咨询师并非国家法定职业资格,目前国家也没有出台任何关于疗愈师的官方资格认证政策,恢复相关职业资格许可和认证须报国务院批准。换句话说,所有的所谓疗愈师证书都是未获得国家认可的。

(四)要学会识别基础资质

如前文所述,除了疗愈师证书均非国家认证资质、心理咨询师最好有卫生技术职称外,进行大额疗愈消费前,也尽可能调查一下疗愈企业是否存在营业执照、实缴资本、相关违法记录和疗愈相关诉讼,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

由于疗愈并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行业类别,也不是《经营范围规范表述目录》及其网络填报系统中的规范表述,消费者不必苛求疗愈服务提供者在其营业执照或增值税发票中体现“疗愈”字眼。

这里要说明一下网络搜索中常见的“国际疗愈协会”。经查,“国际疗愈协会”全称是国际疗愈协会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地为中国香港的私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时间为2020年10月5日,曾用名称为“香港仁和药业有限公司”,2023年8月变更为现用名称。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国家会允许一个公司自称“协会”呢?因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司注册处处长认为该名称不违反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司条例》(2024)第100条和109条相关规定,所以它注册成功,但在中国内地自媒体平台采用“国际疗愈协会”简称,确实容易被误认为国家批准成立的行业协会。

(五)树立和强化证据意识,不滥用投诉、诉讼权利

卫生部门(即卫健委)是精神卫生工作的主管机关,消费者可以拨打12320公共卫生热线了解心理咨询相关政策。对于疗愈消费问题,消费者也可以12315消费者维权服务热线或12345市民热线。但不管如何投诉或诉讼,消费者都应该增强证据意识,不滥用投诉、诉讼权利,学会用证据说话,避免只能说气话。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悦己”催生庞大消费市场——疗愈经济何以“疗”己“愈”人
从颂钵音疗到冥想引导,从禅修、旅修到AI情感陪伴……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疗愈方式受到人们追捧,各类心灵社群、机构、工作坊与课

0评论2024-12-167

疗愈经济蓬勃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让疗愈真正“治愈”?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显著,如何寻找情感慰藉、寻找内心的自我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迫切需

0评论2024-12-108

什么是疗愈经济
疗愈经济(Healing Economy)是指一种注重心灵、身体和情感健康的商业模式和社会趋势。强调个体的内在需求、情感满足和心灵愈合

0评论2024-12-106

“疗愈经济”繁荣可期
音乐疗愈、动物辅助疗愈、园艺疗愈......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愿意为自己的心理健康投资,也助推心灵疗愈领域越来越多创新

0评论2024-12-100

疗愈经济,开启你的全新生活篇章!
Hey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现在有个超火的概念叫做“疗愈经济”!这可不是普通的经济哦,它是以疗愈为核心,融合了文旅、康养等

0评论2024-1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