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性别探索,是开阔的长路

2024-06-27IP属地 河南50

深研细悟

关于性别,关于性取向,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已经不是什么讳莫如深的话题,但依旧会成为我们每个人谈及标签性的取向问题。“喜欢谁是我的自由”可是不是每个人的性别探索之路都如此幸运,它关乎勇气和想象力。

心理学家使用“性(sex)”这一概念来指代生理上的男女特征,而“性别(gender)”指的则是一种男性或女性的心理体验。

既然是一种心理体验,就不必然为生理特征所束缚——可以生理为男,而感知为“女”,也可生理为女,而感知为“男”。或者,干脆没有准确、稳固的性别定义。

而性取向则是必然衍生的产物,什么是性取向?

性取向,通常是指一个人的身份,与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欲望、关系、性别以及对所有这些方面的感受的价值和理解有关。一个人的性取向由许多部分组成,并经常受到个人的家庭、文化、环境、教育、宗教、精神信仰等的影响。

性取向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异性恋: 喜欢异性

双性恋: 对与自己相同或不同性别的人有吸引力"。

同性恋: 喜欢同性别的人

泛性: 对任何性别认同的人都有吸引力:指个体可以对他人产生性、情感或浪漫吸引的能力,而不论对方的性别或性别认同如何。

无性恋: 对其他人没有性吸引力


而性取向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性倾向流动论」认为一个人的性倾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倘若根据性倾向流动论,那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双性恋」,或者「潜在的泛/X性恋」。根据这种理论,如果性倾向是流动的,那么我们可以经过自然的自我探索流动到「异性恋」,「同性恋」或者「泛性恋」。或者,我们就是保持这种流动的状态,终其一生一直处在自我探索和发现中,流动也是一种状态,一种相对稳定状态。

如果说性倾向是一条火车道,两端的终点分别是「异性恋」和「同性恋」,有人的旅途是从始至终、有始有终,有人的旅途只是在中间的两个没有名字的站点之间往返。



沃卓斯基姐妹对跨性别和泛性恋角色的细致和现实的描绘,在性别和性倾向二元化的大胆探索,甚至承认浪漫取向的潜力,正是对多元性别观念的回应。我们必须要承认并且意识到人类的欲望、幻想、取向、认同,都是多元并且复杂的,如同跨性别概念的出现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对二元性别概念的解构,双性恋和泛性恋的概念也是在解构我们当前对于性倾向的定义和限制。

了解性别和性取向后,我们来聊一聊取向“问题”。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我能理解你知道自己孩子现在的情况,会感到很惊讶。但我特别想跟你聊一下,首先性取向不存在‘有问题’这么一说,我觉得性取向是一个人的自由,作为家长不是要如何干预的问题,而是要想想如何去接纳的问题。”

“其次,不管性取向是同性还是异性,都不决定一个人是否优秀,也不决定TA今后的生活是否幸福。相反,同性恋群体将面临非常大的社会压力,TA们更需要来自于家庭和亲人的支持!说到这里别着急杠,这种‘支持’,不是鼓励他们‘喜欢同性’,而是需要情感上的支持。”

或许,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会被谁吸引?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什么?这些问题,将会伴随我们一生的探索。或许,一个又一个的标签,最终会被我们一一撕下。我们坚信,每一个愿意探索和接纳自己,保持本真不被别人影响的个体,都是值得骄傲的。 

无论年龄大小,我们都需要学会为自己做选择,并且接受这个选择带给我们的结果。也许人生中的选择不一定每次都能让你满意,但这就是“成长”吧!

反对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